9月3日上午10时,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我院组织部分师生代表在化工实验楼B314会议室集体收看了盛大的阅兵仪式,共同上了一堂生动而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课。

学院党委围绕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对全院师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引导师生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传承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大会实况转播结束后,师生反响强烈,纷纷展开热议,表达心中的激动和自豪。
学院党委书记李立威表示,作为一名高校党务工作者,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让我心潮澎湃。这场阅兵不仅是国防力量的展示,更是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抗战精神与科研攻坚一脉相承,当年先辈们在艰苦奋斗中的斗争精神,正是我们攻关“卡脖子”技术所需要的精神动力。化工学科的发展更需要这种迎难而上的勇气。我将坚定“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通过“党建+双创”模式,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专业课堂和科研实践,引导学生将个人理想与国家需要相结合,培养新时代具有家国情怀的化工人才。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我将以伟大抗战精神凝聚师生力量,潜心突破关键技术,在化学化工领域培育更多创新成果,朝着建成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学院副院长张华新提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令我深感振奋与责任在肩,钢铁洪流、科技装备彰显自立自强的国家力量与和平发展的坚定意志,映照出 “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 的历史使命。作为一名高校教师,阅兵式启示我们把准 “国之所需” 的办学方向,以高水平学科建设服务国家战略,强化化工与制药的原创能力与产业转化,提升安全治理与绿色发展水平。应将阅兵式所承载的爱国精神、科学精神与工匠精神融入课程思政,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与工程伦理,引导他们以专业所学服务人民健康与国防安全。立足当下,学院将聚焦三点:一是优化学科布局,面向能源化工、生物医药与公共安全等重点领域;二是强化科研组织,集中攻关 重难点技术与绿色低碳工艺;三是打造实践平台,推进产学研用协同与国际合作,培养 “能打胜仗” 的工程创新人才。以抗战精神为激励,把学院建设成为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才与创新高地。
学院学生党员戚彩琴表示,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后,我深感自己肩上责任重大。作为一名新时代大学生,我将把这份爱国热情转化为实际行动,珍惜大学时光,扎实学好专业知识,培养创新能力,将个人发展融入国家发展和时代潮流。未来,我希望能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国家的繁荣发展贡献一份力量,让青春在服务国家和社会的实践中绽放光彩,真正实现“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