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化工与药学院网站】-》今天是:
本科生培养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培养

荆楚理工学院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24年)

发布日期:2024-08-17 作者: 施红 来源: 浏览次数:


学科门类:工学     专业类:化工与制药类    专业代码:081302

一、专业简介

本专业开办于2013年,源于2006年开办的药物制剂技术专科专业。2020年获湖北省一流专业建设点,是湖北省高等学校“十三五”、“十四五”优势特色学科群-绿色化工与制药工程中主干学科。目前组成了一支富有创新精神和先进理念的教学团队,2023年获批湖北省“名师工作室”。本专业现有专职教师30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5人,具备“双师型”教师资格的占80%以上,具有丰富的教学和实践经验,师资情况良好,能够满足该专业教学科研需要。理论教学注重学科基础知识的培养,实践教学依托校级化学化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以及三个省级制药科研平台等,开展专业技能训练和创新创业活动。同时与荆门市医药产业协会共建“荆门医药产业班”。本专业拥有制药工程专业实验室,近几年投入近800万元,实验开出率达到100%。本专业主要培养在医药、农药、兽药等部门从事生产、管理和研究的工程技术人员。

本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专业领域主要集中在与制药工程专业相关的生产、研发、销售和职业培训岗位;职业特征在制药及相关领域从事生产组织、管理、技术开发、制药工艺与工程设计、科学研究、技术支持等工作。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立足湖北,面向全国,服务行业发展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职业道德,能够在制药及相关领域,特别是在原料药生产企业及药品生产企业从事生产组织、管理、技术开发、工艺与工程设计、科学研究等工作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

毕业生毕业5年后预期具有如下能力和素养:

培养目标1,从业道德素养:具备社会责任感,坚守职业道德规范,在工程实践中能综合考虑法律、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等因素影响,坚持公众利益优先。

培养目标2,行业综合能力:能够综合运用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对制药及相关领域复杂工程问题提供系统性的解决方案,达到工程师水平。

培养目标3,行业专职能力:具有专业素养,能够运用数学、自然科学和专业知识用于描述、分析复杂制药工程问题,并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能够借助现代工具进行研究、设计、开发,解决复杂制药工程问题。

培养目标4,跨界从业能力:具备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具有沟通、交流与管理的能力,能胜任工作团队中技术骨干或主要负责人的角色。

培养目标5,持续发展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具备自主与终身学习的能力,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

三、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制药领域复杂工程问题。

指标点1.1:能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科学的语言工具用于制药工程问题的表述。

指标点1.2:能够针对制药过程中的复杂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并求解。

指标点1.3:能够运用相关知识和数学模型方法用于推演、分析制药工程专业工程问题。

指标点1.4:能够将制药工程相关知识和数学模型用于制药工程专业工程问题解决方案的比较与综合。

毕业要求2.问题分析: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和理论知识用于识别、表达,并能结合文献研究分析制药技术与工程的复杂问题,得出有效结论。

指标点2.1:能够运用制药工程科学原理,识别和判断复杂制药工程问题的关键环节。

指标点2.2:能够基于制药工程基本原理和数学模型正确表达复杂制药工程问题。

指标点2.3:能认识到解决问题有多种方案可选择,会通过文献研究寻求可替代的解决方案。

指标点2.4:能够运用制药工程基本原理,借助文献研究,分析药物生产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获得有效结论。

毕业要求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开展与药物相关的制造技术与工艺开发,针对复杂工程问题提出设计解决方案,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指标点3.1:能够掌握制药工程设计和产品开发全周期、全流程的基本设计/开发方法和技术,能了解影响设计目标和技术方案的各种因素。

指标点3.2:能够针对解决制药工程复杂问题的特定需求,完成原料药生产及制剂等相关单元的设计。

指标点3.3:能够系统地对药品生产工艺流程进行设计,同时设计中有创新意识。

指标点3.4:能够在制药单元、工艺流程和药物开发与设计中综合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毕业要求4.研究:掌握药品的生产、加工、测试与分析的操作技能,能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指标点4.1:能够基于科学原理,通过文献研究或相关方法,调研和分析制药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

指标点4.2:能够基于制药工程专业理论,根据具体的药物制备过程,对研究路线及实验方案进行设计及判断。

指标点4.3:能够选用或搭建实验装置,采用科学合理的实验方法,安全地开展实验。

指标点4.4:能正确采集、整理实验数据,对实验结果进行 关联,统计、分析和解释,获取合理有效的结论。

毕业要求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对制药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进行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指标点5.1:能够了解制药专业常用的现代仪器、信息技术工具、工程工具的使用原理和方法,并理解其局限性。

指标点5.2:能够选择与使用恰当的仪器、信息资源、工程工具,对制药工程复杂问题进行分析、计算与设计。

指标点5.3:能够针对具体的药物生产过程,借助相关工具和专业软件,模拟和预测专业问题,并理解其局限性。

毕业要求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制药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制药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制药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 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 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指标点6.1:能够了解制药相关领域的技术标准体系、知识产权、产业政策和法律法规,理解不同社会文化对工程活动的影响。

指标点6.2:能分析和评价制药工程实践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的影响,以 及这些制约因素对项目实施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毕业要求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制药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指标点7.1:能够理解环境保护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内涵,熟悉制药相关的法律法规。

指标点7.2:能够站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思考制药工程实践的可持续性,评价制药产品周期中可能对人类和环境造成的损害和隐患。

毕业要求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制药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指标点8.1:能够拥有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确理解工程师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了解中国国情。

指标点8.2:能够理解诚实公正、诚信守则的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并能在制药工程实践中自觉遵守。

指标点8.3:能够理解工程师对公众的安全、健康和福祉,以及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能够在制药工程实践中自觉履行责任。

毕业要求9.个人与团队:能够在制药相关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或负责人的角色。

指标点9.1:能够主动与团队其他学科成员进行有效沟通、合作共事。

指标点9.2:能够在团队中独立或合作开展工作。

毕业要求10.沟通:能够就复杂制药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陈述发言、清晰表达,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沟通和交流。

指标点10.1:能就专业问题,以口头、文稿、图表等方式,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回应质疑,理解与业界同行和社会公众交流的差异性。

指标点10.2:能够了解制药专业领域的国际发展趋势、研究热点,理解和尊重世界不同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

指标点10.3:具备跨文化交流的语言和书面表达能力,能就制药专业问题,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基本沟通和交流。

毕业要求11.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制药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制药相关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指标点11.1:能够掌握制药工程项目中涉及的管理与经济决策方法。

指标点11.2:能够了解制药工程及产品全周期、全流程的成本构成,理解其中涉及的制药工程管理与经济决策问题。

指标点11.3:能够在多学科环境下(包括模拟环境),在设计开发解决方案的过程中,运用工程管理与经济决策方法。

毕业要求12.终身学习:了解制药学科前沿及发展趋势,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知识发展的能力。

指标点12.1:能在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认识到自主和终身学习的必要性。

指标点12.2:能够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包括对制药过程中技术问题的理解能力,归纳总结的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等。

毕业要求13.身心健康: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指标点13.1: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具有健康的体魄。

指标点13.2: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1 毕业要求与培养目标关系矩阵表

培养目标

毕业要求

培养目标1

培养目标2

培养目标3

培养目标4

培养目标5

毕业要求1

 

H

 

 

 

毕业要求2

 

H

 

 

 

毕业要求3

 

 

H

 

 

毕业要求4

 

 

H

 

 

毕业要求5

 

H

 

 

 

毕业要求6

H

 

 

 

 

毕业要求7

H

 

 

 

H

毕业要求8

H

 

 

 

 

毕业要求9

 

 

 

H

 

毕业要求10

 

 

 

 H

 

毕业要求11

 

 

 

H

 

毕业要求12

 

 

 

 

H

毕业要求13

 

 

 

 

H

注:毕业要求与培养目标的支撑关系分别用H”(高)、“M”(中)、“L”(弱)表示。H至少覆盖80%M至少覆盖50%L至少覆盖30%

四、毕业要求实现矩阵

2 毕业要求指标点及支撑课程权重分配表

毕业要求

指标点

指标点权重

课程

课程权重

毕业要求1

1.1能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科学的语言工具用于制药工程问题的表述。

0.2

高等数学A1-A2

0.2

线性代数A

0.2

大学物理A1-A2

0.1

无机及分析化学

0.1

有机化学A

0.2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0.2

1.2能够针对制药过程中的复杂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并求解。

0.2

电工电子技术

0.2

物理化学

0.4

化工原理B1-B2

0.4

1.3能够运用相关知识和数学模型方法用于推演、分析制药工程专业工程问题

0.3

制药设备与车间设计

0.4

制药分离工程

0.6

1.4能够将制药工程相关知识和数学模型用于制药工程专业工程问题解决方案的比较与综合。

0.3

工业药剂学

0.3

化学制药工艺学

0.3

制药设备与车间设计

0.4

毕业要求2

2.1能够运用制药工程科学原理,识别和判断复杂制药工程问题的关键环节。

0.2

化工原理B1-B2

0.4

物理化学

0.3

药物分析

0.3

2.2能够基于制药工程基本原理和数学模型正确表达复杂制药工程问题

0.3

药物化学

0.3

工业药剂学

0.3

药物合成反应

0.2

化工原理B1-B2

0.2

2.3能认识到解决问题有多种方案可选择,会通过文献研究寻求可替代的解决方案。

0.2

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

0.5

化学制药工艺学

0.5

2.4能够运用制药工程基本原理,借助文献研究,分析药物生产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获得有效结论。

0.3

制药分离工程

0.4

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

0.2

制药设备与车间设计

0.4

毕业要求3

3.1能够掌握制药工程设计和产品开发全周期、全流程的基本设计/开发方法和技术,能了解影响设计目标和技术方案的各种因素。

0.3

工业药剂学

0.2

药物化学

0.2

化学制药工艺学

0.2

技术经济与项目管理

0.4

3.2能够针对解决制药工程复杂问题的特定需求,完成原料药生产及制剂等相关单元的设计。

0.3

制药分离工程

0.3

制药设备与车间设计

0.4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0.3

3.3能够系统地对药品生产工艺流程进行设计,同时设计中有创新意识。

0.2

制药专业课程设计

0.5

毕业论文(设计)

0.5

3.4能够在制药单元、工艺流程和药物开发与设计中综合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0.2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工程

0.3

安全与环保

0.2

药事管理与法规

0.2

毕业论文(设计)

0.3

毕业要求4

4.1能够基于科学原理,通过文献研究或相关方法,调研和分析制药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

0.3

有机化学实验A

0.3

化工原理实验B1-B2

0.3

课外科技文化创新

0.4

4.2能够基于制药工程专业理论,根据具体的药物制备过程,对研究路线及实验方案进行设计及判断。

0.3

药物化学实验

0.2

化学实验室安全

0.3

化工原理实验B1-B2

0.1

课外科技文化创新

0.4

4.3能够选用或搭建实验装置,采用科学合理的实验方法,安全地开展实验。

0.2

大学物理实验B

0.1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

0.2

物理化学实验

0.2

课外科技文化创新

0.5

4.4 能正确采集、整理实验数据,对实验结果进行 关联,统计、分析和解释,获取合理有效的结论;

0.2

有机化学实验A

0.2

物理化学实验

0.2

化工原理实验B1-B2

0.2

制药专业实验

0.4

毕业要求5

5.1能够了解制药专业常用的现代仪器、信息技术工具、工程工具的使用原理和方法,并理解其局限性。

0.3

仪器分析

0.2

Python语言程序设计

0.3

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

0.3

化工原理实验B1-B2

0.2

5.2能够选择与使用恰当的仪器、信息资源、工程工具,对制药工程复杂问题进行分析、计算与设计。

0.3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

0.2

有机化学实验A

0.2

工程制图与Auto CAD

0.2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0.2

制药专业课程设计

0.2

5.3能够针对具体的药物生产过程,借助相关工具和专业软件,模拟和预测专业问题,并理解其局限性。

0.4

毕业论文(设计)

0.4

生产实习

0.6

毕业要求6

6.1能够了解制药相关领域的技术标准体系、知识产权、产业政策和法律法规,理解不同社会文化对工程活动的影响。

0.5

制药专业导论

0.2

认识实习

0.3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工程

0.5

6.2能分析和评价制药工程实践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的影响,以 及这些制约因素对项目实施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0.5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工程

0.3

安全与环保

0.2

生产实习

0.3

工程伦理学

0.2

毕业要求7

7.1能够理解环境保护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内涵,熟悉制药相关的法律法规。

0.5

安全与环保

0.3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工程

0.3

药事管理与法规

0.2

生产实习

0.2

7.2能够站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思考制药工程实践的可持续性,评价制药产品周期中可能对人类和环境造成的损害和隐患。

0.5

安全与环保

0.4

毕业论文(设计)

0.6

毕业要求8

8.1能够拥有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确理解工程师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了解中国国情。

0.3

思想道德与法治

0.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0.2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2

形势与政策(一)-(四)

0.2

8.2能够理解诚实公正、诚信守则的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并能在制药工程实践中自觉遵守

0.3

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

0.2

药事管理与法规

0.2

制药专业导论

0.2

认识实习

0.2

工程伦理学

0.2

8.3能够理解工程师对公众的安全、健康和福祉,以及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能够在制药工程实践中自觉履行责任。

0.4

工程伦理学

0.4

生产实习

0.6

毕业要求9

9.1能够主动与团队其他学科成员进行有效沟通、合作共事。

0.5

大学体育

0.5

军事训练

0.5

 

9.2能够在团队中独立或合作开展工作。

0.5

化工原理实验B1-B2

0.2

制药专业实验

0.2

药剂学实验

0.2

化工原理实验B1-B2

0.2

制药专业课程设计

0.2

毕业要求10

10.1能就专业问题,以口头、文稿、图表等方式,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回应质疑,理解与业界同行和社会公众交流的差异性。

0.4

生产实习

0.2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0.2

制药专业课程设计

0.3

毕业论文(设计)

0.3

10.2能够了解制药专业领域的国际发展趋势、研究热点,理解和尊重世界不同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

0.3

大学英语(一)-(四)

0.4

化工专业英语

0.4

生产实习

0.2

10.3具备跨文化交流的语言和书面表达能力,能就制药专业问题,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基本沟通和交流。

0.3

大学英语(一)-(四)

0.3

化工专业英语

0.4

毕业论文(设计)

0.3

毕业要求11

11.1能够掌握制药工程项目中涉及的管理与经济决策方法。

0.4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工程

0.5

技术经济与项目管理

0.5

11.2能够了解制药工程及产品全周期、全流程的成本构成,理解其中涉及的制药工程管理与经济决策问题。

0.3

创业基础

0.5

技术经济与项目管理

0.5

11.3能够在多学科环境下(包括模拟环境),在设计开发解决方案的过程中,运用工程管理与经济决策方法。

0.3

创业基础

0.5

毕业论文(设计)

0.5

毕业要求12

12.1能在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认识到自主和终身学习的必要性。

0.5

思想道德与法治

0.4

制药专业导论

0.3

生产实习

0.3

12.2能够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包括对制药过程中技术问题的理解能力,归纳总结的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等。

0.5

认识实习

0.4

生产实习

0.6

毕业要求13

13.1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具有健康的体魄

0.5

大学体育

0.4

大学生劳动教育

0.2

军事训练

0.4

13.2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0.5

入学教育

0.2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0.4

大学生心理健康实践活动

0.4

注:指标点需覆盖毕业要求,且相对独立,可度量,一条毕业要求以2-5个指标点为宜。同一课程可以支撑多个毕业要求。注:指标点需覆盖毕业要求,且相对独立,可度量,一条毕业要求以2-5个指标点为宜。同一课程可以支撑多个毕业要求。



3 课程体系与毕业要求的关联度矩阵

课程

类别

毕业要求

课程名称

1

工程知识

2

问题分析

3

设计/开解决方案

4研究

5使用现代工具

6工程与社会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8

职业规范

9

个人与团队

10

沟通

11

项目管理

12

终身学习

13

身心健康

通识

教育

必修

思想道德与法治

 

 

 

 

 

M

L

H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L

 

H

 

 

 

M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L

H

 

 

 

M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L

H

 

 

 

M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L

H

 

 

 

M

 

形势与政策(一)-(四)

 

 

 

 

 

H

M

L

 

 

 

 

 

大学英语读写(一)-(四)

 

 

 

 

 

 

 

 

 

H

 

M

 

大学英语视听说(一)-(四)

 

 

 

 

 

 

 

 

 

H

 

M

 

大学体育(一)-(四)

 

 

 

 

 

 

 

 

M

 

 

 

H

Python语言程序设计

 

 

L

 

H

 

 

 

 

 

 

L

 

大学生劳动教育

 

 

 

 

 

 

 

L

 

 

 

M

M

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

 

 

 

 

 

 

 

H

 

M

 

L

 

创业基础

 

 

 

 

 

 

 

L

 

 

H

M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M

L

 

 

H

军事理论及国家安全教育

 

 

 

 

 

 

 

M

M

 

 

 

H

生命安全教育

 

 

 

 

 

L

 

 

 

 

 

M

H

 

 

 

 

 

 

 

 

 

 

 

 

 

 

 

 

 

 

 

 

 

 

 

 

专业教育课程

学科基础课

高等数学A1- A2

H

M

 

L

 

 

 

 

 

 

 

 

 

线性代数A

M

M

 

L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M

M

 

L

 

 

 

 

 

 

 

 

 

大学物理A1- A2

H

M

 

L

 

 

 

 

 

 

 

 

 

大学物理实验B

L

 

 

H

L

 

 

 

 

 

 

 

 

化学实验室安全

 

 

L

 

 

 

H

M

 

 

 

 

 

无机及分析化学

H

M

L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

 

 

 

H

M

 

 

 

L

 

 

 

 

有机化学A

H

M

L

 

 

 

 

 

 

 

 

 

 

有机化学实验A

 

 

 

H

M

 

 

 

L

 

 

 

 

工程制图与AutoCAD

 

 

M

 

H

 

 

L

 

 

 

 

 

电工电子技术

M

L

 

 

H

 

 

 

 

 

 

 

 

专业主干

制药专业导论

 

 

 

 

 

H

 

 

 

 

 

 

 

物理化学

H

M

 

M

 

 

 

 

 

 

 

 

 

物理化学实验

 

 

 

H

 

 

 

 

 

 

 

 

 

化工原理B-1

H

H

 

 

 

 

 

 

 

 

 

 

 

化工原理B-2

H

H

 

 

 

 

 

 

 

 

 

 

 

化工原理实验B-1

 

 

 

H

M

 

 

 

L

 

 

 

 

化工原理实验B-2

 

 

 

H

M

 

 

 

L

 

 

 

 

药物合成反应

 

H

M

L

 

 

 

 

 

 

 

 

 

药物化学

 

H

H

L

 

 

 

 

 

 

 

 

 

工业药剂学

H

H

M

 

 

 

 

 

 

 

 

 

 

化学制药工艺学

M

H

H

 

 

 

 

 

 

 

 

 

 

药物分析

 

H

 

M

L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工程

 

 

H

 

 

H

M

 

 

 

 

 

 

制药设备与车间设计

 

H

H

 

 

 

 

 

 

 

 

 

 

药物化学实验

 

 

M

H

 

 

 

 

 

 

 

 

 

药剂学实验

 

 

M

H

 

 

 

 

 

 

 

 

 

药物分析实验

 

 

M

H

 

 

 

 

 

 

 

 

 

制药专业实验

 

 

M

H

 

 

 

 

H

 

 

 

 

专业限选课

化工制图

 

 

 

 

H

 

 

 

 

H

 

 

 

化工设备机械基础A

H

 

 

 

M

 

 

 

 

 

 

 

 

安全与环保

 

 

M

 

 

L

H

 

L

 

 

 

 

药事管理与法规

 

 

M

 

 

 

H

H

 

 

 

 

 

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

 

 

 

M

M

 

 

 

 

M

 

L

 

工程伦理学

 

 

 

 

 

M

L

H

 

 

 

 

 

技术经济与项目管理

 

 

M

 

 

L

 

L

 

 

H

 

 

仪器分析

 

 

 

 

H

M

 

 

 

 

 

 

 

化工专业英语

 

 

 

 

 

 

 

 

 

H

 

L

 

集中实践

教学及课

外科技文

创新

入学教育

 

 

 

 

 

 

 

L

 

 

 

M

M

军事训练

 

 

 

 

 

 

 

 

L

L

 

 

H

大学生心理健康实践活动

 

 

 

 

 

 

 

 

M

L

 

 

H

社会实践(一)-(三)

 

 

 

 

 

M

 

 

 

 

 

H

 

金工实习B

 

 

 

 

 

 

 

 

H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H

 

 

 

 

H

 

 

 

制药专业课程设计

 

 

H

 

H

 

 

 

H

H

 

 

 

认识实习

 

 

 

 

 

H

 

H

 

 

 

H

 

生产实习

 

 

 

 

M

H

 

H

 

M

 

H

 

毕业设计(论文)

 

 

H

 

 

M

H

 

 

M

H

 

 

注:列出所有开设课程。不同学期开设的相同名称课程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度一样,可以合并,如大学体育,可以写成“大学体育1-4”。每个指标点可由若干课程支撑,支撑度用HML表示,H :强相关,M :中等相关,L :弱相关。

 


4 课程关系图

 

 


五、主干学科及专业核心课程

主干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

专业核心课程:化工原理、药物化学、工业药剂学、化学制药工艺学、制药设备与车间设计

六、学制及毕业

基本学制:4

毕业规定:学生在毕业时应达到德育培育目标和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需修满专业培养计划要求的170学分,方可毕业。符合条件,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七、课程教学学时、学分分布表

1.课内教学学时、学分统计表

其中:学分为总学分,学时为课内学时。

类别

学期

课类

1

2

1

2

1

2

1

2

合计

百分比

 

通识教育

课程

必修课

10.5

12.5

8.5

10.5

 

 

 

 

42

27.1

核心选修课

2

 

 

2

 

 

 

 

4

普通选修课

 

 

 

 

 

 

 

 

 

专业教育

课程

学科基础课

11

15

12.5

 

 

 

 

 

38.5

22.6

专业主干课

1

 

6

5

9

9.5

1

 

31.5

18.5

专业限选课

 

 

 

4

6

3.5

1.5

 

15

8.8

个性发展

课程

专业学术类选修课

 

 

 

 

 

 

 

 

10

5.9

专业应用类选修课

交叉复合类选修课

创新创业类选修课

总计

24.5

27.5

27

21.5

15

13

2.5

 

141

82.9

 

通识教育

课程

必修课

202

250

170

202

 

 

 

 

824

32.4

核心选修课

32

 

 

32

 

 

 

 

64

2.5

普通选修课

 

 

 

 

 

 

 

 

 

 

专业教育

课程

学科基础课

192

256

224

 

 

 

 

 

672

26.4

专业主干课

16

 

96

88

160

168

32

 

560

22.0

专业限选课

 

 

 

72

96

56

40

 

264

10.4

个性发展

课程

专业学术类选修课

 

 

 

 

 

 

 

 

160

6.3

专业应用类选修课

交叉复合类选修课

创新创业类选修课

总计

442

506

490

394

256

224

72

 

2544

100

 


2.实践教学学时学分统计表

课程类型

学时数

学分数

占毕业总学分的比例(%)

独立设课实验(实践)

528

16.5

9.71

课内实验(实践)

96

6

3.53

集中实践教学(学时以周计)

30

23

13.53

课外科技文化创新活动

 

6

3.53

合计

624+30

51.5

30.29

统计说明:

1)独立设课实验(实践)学时数、学分数:统计专业培养计划所规定的实验实践教学活动(即独立设置的实验、实践)的毕业最低总学时、总学分数。

2)课内实验(实践)学时数、学分数:统计专业培养计划所规定的包含在理论课程中的实验实践总学时总学分数。

3)集中实践教学学时数学分数:统计专业培养计划所规定的集中实施的实践教学活动(包括见习、实习、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社会调查等)的毕业最低总学时总学分数。

3.必修课、选修课学分比例

课程性质

课程类别

学分数

占毕业总学分的比例(%)

必修课

通识教育课程

42

24.7

专业教育课程

69

40.6

集中实践教学环节

23

13.5

选修课

通识教育课程

4

2.4

专业教育课程

16

9.4

个性发展课程

10

5.9

课外科技文化创新

6

3.5

合计

170

100

4.学生选修各类课程学分分布(与专业认证要求对比)

专业认证标准课程类别

最低学分要求

占总学分百分比(%)

认证要求

必修

选修

必修

选修

小计

人文社会科学类

42

4

24.7

2.4

27.1

>15%

数学与自然科学类

28

0

16.5

0

16.5

>15%

工程基础

专业基础

专业课程类

工程基础

6.5

26

3.8

15.3

34.7

>30%

专业基础、专业课

26.5

15.6

工程实践类

31

6

18.2

3.5

21.7

>20%

小计

134

36

78.8

21.2

100

 

 

 

 

 

八、全学程各学期教学周数分配表

学年

学期

总周数

教学周数分布

考试

毕业

教育

军训及入学教育

机动

课堂教学

教学实训

毕业实习

毕业论文

(设计)

1

20

16

 

 

 

1

 

3

0

2

20

16

1

 

 

1

 

 

2

3

20

16

1

 

 

1

 

 

2

4

20

16

1

 

 

1

 

 

2

5

20

16

2

 

 

1

 

 

1

6

20

16

 

 

 

1

 

 

3

7

20

14

5

 

 

1

 

 

0

8

18

 

 

 

14

 

1

 

3

合计

158

110

10

 

14

7

1

3

13

九、课程设置及指导性修读计划表

 

 

 

 

 

 

 

 

 

 

 

 

 

 

 

 

 


荆楚理工学院

制药工程专业四年制(全日制)本科指导性修读计划表

通识教育课程

课程

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开课学期

学分

总学时

学时分配

周学时

考核方式

备注

理论

实验

实践

上机

自主

学习

通识教育课程

通识教育必修课

B113006T00

思想道德与法治

1

3

48

32

 

16

 

 

2

S

 

B113002T0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

3

48

32

 

16

 

 

2

S

 

B113003T0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3

3

48

48

 

 

 

 

4

S

 

B113007T00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4

3

48

40

 

8

 

 

3

S

 

B113008T00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4

3

48

40

 

8

 

 

3

S

 

B113005T10

形势与政策(一)

1

0.5

10

10

 

 

 

 

4

C

 

B113005T20

形势与政策(二)

2

0.5

10

10

 

 

 

 

4

C

 

B113005T30

形势与政策(三)

3

0.5

10

10

 

 

 

 

4

C

 

B113005T40

形势与政策(四)

4

0.5

10

10

 

 

 

 

4

C

 

B112007T10

大学英语读写(一)

1

2

32

32

 

 

 

 

2

S

英语分级教学

B112007T20

大学英语读写(二)

2

2

32

32

 

 

 

 

2

S

B112007T30

大学英语读写(三)

3

2

32

32

 

 

 

 

2

S

B112007T40

大学英语读写(四)

4

2

32

32

 

 

 

 

2

S

B112008T10

大学英语视听说(一)

1

1

32

 

 

32

 

 

2

S

英语分级教学

B112008T20

大学英语视听说(二)

2

1

32

 

 

32

 

 

2

S

B112008T30

大学英语视听说(三)

3

1

32

 

 

32

 

 

2

S

B112008T40

大学英语视听说(四)

4

1

32

 

 

32

 

 

2

S

B114001T10

大学体育(一)

1

1

32

 

 

32

 

 

2

C

 

B114001T20

大学体育(二)

2

1

32

 

 

32

 

 

2

C

 

B114001T30

大学体育(三)

3

1

32

 

 

32

 

 

2

C

 

B114001T40

大学体育(四)

4

1

32

 

 

32

 

 

2

C

 

B210002T00

军事理论及国家安全教育

1

2

32

32

 

 

 

 

2

C

 

B210007T00

生命安全教育

1

1

16

16

 

 

 

 

4

C

 

B210005S01

大学生劳动教育

2

1

32

8

 

24

 

 

 

 

 

B210001T00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

1

16

16

 

 

 

 

2

C

 

B212004T00

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

2

1

16

16

 

 

 

 

2

C

 

B103202T00

Python语言程序设计

2

2

32

24

 

8

 

 

3

S

 

B212005T00

创业基础

3

1

16

16

 

 

 

 

2

C

 

小计

 

42

824

488

 

336

 

 

 

 

 

选修

通识核心

课程

哲学与社会科学模块

 

2

32

32

 

 

 

 

 

 

 

人文与艺术模块

 

2

32

32

 

 

 

 

 

C

 

小计

 

4

64

64

 

 

 

 

 

 

 

合计

必修

 

42

824

488

8

336

 

 

 

 

 

选修

 

4

64

64

 

 

 

 

 

 

 

修读说明:形势与政策1-4,前四个学期课堂教学每学期0.5学分8学时, 5-8学期每学期讲座2学时。


荆楚理工学院

制药工程专业四年制(全日制)本科指导性修读计划表

专业教育课程

课程

类别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

开课学期

学分

总学时

学时分配

周学时

考核方式

备注

理论

实验

实践

上机

自主

学习

专业教育

课程

学科基础类

B101001Z10

高等数学A1

1

5

80

80

 

 

 

 

5

S

 

B101001Z20

高等数学A2

2

5

80

80

 

 

 

 

5

S

 

B101002Z00

线性代数A

2

2

32

32

 

 

 

 

2

S

 

B101001Z00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3

3

48

48

 

 

 

 

3

S

 

B101016Z10

大学物理A1

2

3

48

48

 

 

 

 

3

S

 

B101016Z20

大学物理A2

3

2

32

32

 

 

 

 

2

S

 

B101015Z01

大学物理实验B

3

1

32

 

32

 

 

 

2

C

 

B106132Z00

化学实验室安全

1

1

16

16

 

 

 

 

 

 

 

B106182Z00

无机及分析化学

1

4

64

64

 

 

 

 

4

S

 

B106181Z01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

1

1

32

 

32

 

 

 

4

C

 

B106008Z00

有机化学A

2

4

64

64

 

 

 

 

4

S

 

B106008Z01

有机化学实验A

2

1

32

 

32

 

 

 

4

C

 

B102750Z00

工程制图与AutoCAD

3

3

56

40

 

16

 

 

4

C

 

B104252Z00

电工与电子技术

3

3.5

56

48

8

 

 

 

4

S

 

小计

 

38.5

672

552

104

16

 

 

 

 

 

专业主干课

B106322Z00

制药专业导论

1

1

16

16

 

 

 

 

2

C

 

B106011Z00

物理化学

3

4

64

64

 

 

 

 

4

S

 

B106011Z01

物理化学实验

3

1

32

 

32

 

 

 

4

C

 

B106324Z10

化工原理B-1

4

2.5

40

40

 

 

 

 

4

S

 

B106015Z11

化工原理实验B-1

4

0.5

16

 

16

 

 

 

3

S

 

B106018Z00

药物合成反应

4

2

32

32

 

 

 

 

2

C

 

B106324Z20

化工原理B-2

5

2

32

32

 

 

 

 

2

C

 

B106015Z21

化工原理实验B-2

5

0.5

16

 

16

 

 

 

2

C

 

B106029Z00

药物化学

5

3

48

48

 

 

 

 

3

S

 

B106027Z00

工业药剂学

5

3

48

48

 

 

 

 

2

S

 

B106035Z00

化学制药工艺学

6

2

32

32

 

 

 

 

2

S

 

B106037Z00

药物分析

6

2

32

32

 

 

 

 

2

C

 

B106057Z00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工程

6

1.5

24

24

 

 

 

 

3

C

 

B106033Z00

制药设备与车间设计

6

3

48

48

 

 

 

 

2

S

 

B106321Z11

药物化学实验

5

0.5

16

 

16

 

 

 

2

C

 

B106027Z01

药剂学实验

6

0.5

16

 

16

 

 

 

2

C

 

B106037Z01

药物分析实验

6

0.5

16

 

16

 

 

 

2

C

 

B106321Z31

制药专业实验

7

1

32

 

32

 

 

 

2

C

 

小计

 

30.5

560

416

144

 

 

 

 

 

 

专业限选课

B106073G01

化工制图

4

2

32

32

 

 

 

 

 

C

 

B106019Z00

化工设备机械基础A

5

2

32

32

 

 

 

 

 

C

 

B106100Z00

安全与环保

5

2

32

32

 

 

 

 

 

C

企业必选

B106055G00

药事管理与法规

5

2

32

32

 

 

 

 

 

C

企业必选

B106044Z01

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

6

2

32

32

 

 

 

 

 

C

 

B106321G00

技术经济与项目管理

6

1.5

24

24

 

 

 

 

 

C

 

B106056Z00

工程伦理学

7

1

16

16

 

 

 

 

 

C

 

B106320G00

仪器分析

4

2

40

24

16

 

 

 

 

C

 

B106322G00

化工专业英语

7

1.5

24

24

 

 

 

 

 

C

 

小计

 

16

264

248

16

 

 

 

 

 

合计

 

85

1496

1216

264

16

 

 

 

 

 

 


荆楚理工学院

制药工程专业四年制(全日制)本科指导性修读计划表

个性发展课程

课程

类别

课程

代码

课程名称

开课

学期

学分

总学

学时分配

周学

考核

方式

备注

授课

实验

实践

上机

自主

学习

个性发展课程

专业学术类选修课

B106331G00

有机化学选讲

7

1.5

24

24

 

 

 

 

2

C

考研

B106333G00

化工原理选讲

7

1.5

24

24

 

 

 

 

4

C

考研

B106336G00

药物化学选讲

7

1.5

24

24

 

 

 

 

4

C

考研

B106335G00

物理化学选讲

7

1.5

24

24

 

 

 

 

4

C

考研

B106076G00

制药反应工程

8

2

32

32

 

 

 

 

2

C

 

B106339G01

分子与材料的计算模拟

6

1

32

32

 

 

 

 

4

C

 

小计

 

10

160

160

 

 

 

 

 

 

 

专业应用类选修课

B106059G00

中药学

5

2

32

32

 

 

 

 

2

C

 

B106023Z00

化工过程控制

5

2

32

32

 

 

 

 

2

C

 

B106063G00

天然药物化学

6

2

32

32

 

 

 

 

2

C

 

B106033G00

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

5

2

32

32

 

 

 

 

2

C

 

B106016Z00

生物化学

5

2

32

32

 

 

 

 

2

C

 

B106032Z00

制药分离工程

6

2

32

32

 

 

 

 

2

C

 

B106067G00

药用高分子材料

6

2

32

32

 

 

 

 

2

C

 

B106069G00

医药市场营销

8

2

32

32

 

 

 

 

2

C

 

小计

 

10

160

160

 

 

 

 

 

 

 

交叉复合类选修课

 

10

 

 

 

 

 

 

 

 

 

创新创业类选修课

 

10

 

 

 

 

 

 

 

 

 

合计

 

10

160

160

 

 

 

 

 

 

 

修读说明:

1.个性发展课程设置专业学术类、专业应用类、交叉复合类选修课、创新创业类选修课四种类型的个性发展模块课程。学生可修读某一类课程,也可以某一类为主跨类修读。个性发展课程必须修满10学分方可毕业。

 


荆楚理工学院

制药工程专业四年制(全日制)本科指导性修读计划表

集中实践教学及课外科技文化创新

课程

类别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开课学期

学分

学时分配

周学时

考核

方式

备注

总学时

理论

实践

集中实践教学环节

必修

B210006S01

入学教育

1

1

1周

 

1周

 

C

 

B210003S01

军事训练

1

2

2周

 

2周

 

C

 

B210004S01

大学生心理健康实践活动

2

1

1周

 

1周

 

C

 

B106155S11

社会实践(一)

2

1

1周

 

1周

 

C

暑期

B106155S21

社会实践(二)

4

1

1周

 

1周

 

C

暑期

B106155S31

社会实践(三)

6

1

1周

 

1周

 

C

暑期

B102002S01

金工实习B

3

1

1周

 

1周

 

C

 

B106019S01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B

5

2

2周

 

2周

 

C

 

B106320S01

制药专业课程设计

7

2

2周

 

2周

 

C

 

B106152S01

认识实习

4

1

1周

 

1周

 

C

 

B106165S01

生产实习

7

3

3周

 

3周

 

C

 

B106169S01

毕业设计(论文)

8

7

14周

 

14周

 

C

 

合计

 

23

30周

 

 

 

 

 

课外科技文化创新(选修)

 

6

 

 

 

 

 

 

合计

23

30周

 

 

 

 

 

6

 

 

 

 

 

 

修读说明:

1.必修的集中实践教学包括独立设置的社会实践、课程设计、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多种形式。

2.“社会实践”利用第123学年暑期课外进行,可组织学生开展专业见习、顶岗实习、志愿服务、勤工助学、社会调查、“三下乡”等实践活动。

3.“大学生心理健康实践活动”课外分散进行,计入总学分,不计入课内总学时。

4.课外科技文化创新由课外创新创业实践(含创新创业项目、科研训练、学科竞赛、论文成果等)、开放性实验、社会实践、技能考试、素质养成等组成。课外选修不少于6学分,其中须含2学分创新创业实践,超出学分可以冲抵通识教育普通选修课程、个性发展课程选修课学分,但冲抵学分不得超过6学分,创新创业型选修课不受冲抵6学分的限定。创新创业实践学分按照《荆楚理工学院本科生创新创业实践学分认定管理办法》进行学分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