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门类:工学 专业类:材料类 专业代码:080414T
一、专业简介
本专业2023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创立,以适应近年来本地区“4211”产业体系重点打造新能源新材料等千亿产业的人才培养需求为目标,将锂电池、太阳能电池方向作为办学特色,通过加强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使毕业生既可在化学能源、太阳能及储能材料等新能源材料领域从事工艺设计、技术开发、科学研究与教学等方面工作,也可以在通讯、汽车、医疗领域从事新能源材料和器件的生产、开发和管理工作。现有专任教师11人,其中高级职称7人,博士学位7人。校内实践教学场所现有面积超过3000平方米,实验实训仪器设备1000多万元。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立足湖北、辐射全国,服务经济建设及行业和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职业道德,能够在新能源新材料及相关领域从事生产、管理、技术支持、工艺设计、科技研发等工作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
预期毕业生经过五年后具有如下职业能力和素养:
培养目标1:具备社会责任感,坚守职业道德规范,在工程实践中能综合考虑法律、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等因素影响,坚持公众利益优先。
培养目标2:能够综合运用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对太阳能、储能材料及化学能源等新能源材料及相关领域复杂工程问题提供系统性的解决方案,达到工程师水平。
培养目标3:具有专业素养,能够规划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的生产流程,鉴定产品质量,分析新能源材料与器件领域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
培养目标4:具备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具有沟通、交流与管理的能力,能胜任工作团队中技术骨干或主要负责人的角色。
培养目标5:具有创新精神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具备自主与终身学习的能力,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
三、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材料科学等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与太阳能、储能材料及化学能源等领域相关的复杂工程问题。
指标点1.1:能将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等基本的语言工具用于新能源材料有关领域相关工程问题的表述,能利用已掌握的公式、方程、模型等描述复合材料相关的工程问题。
指标点1.2:能针对具体新能源材料与器件领域的工程对象建立相关的数学模型并能求解。
指标点1.3:能将相关的物理、化学等基本知识和原理用于推演、分析器件相关的工程问题。
指标点1.4:能够用材料科学等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结合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知识解决新能源材料与器件设计或生产中的复杂工程问题。
毕业要求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对新能源新材料与器件相关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识别和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以获得有效结论。
指标点2.1:能运用材料制备以及材料物理性能等相关科学原理来鉴别材料在制备和使用过程中的关键工艺。
指标点2.2:能根据材料相关学科的基本原理认识到解决问题的方案的多样性;能通过文献研究,寻求可行以及可替代的解决方案。
指标点2.3:能运用材料相关学科的基本原理,借助文献研究,分析器件在制备和使用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获得有效结论。
毕业要求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性能需求的器件或单元部件,并能够在设计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指标点3.1:能运用材料性能、制备工艺的基本特点设计/开发出新能源器件,并掌握器件的制备周期,了解影响器件性能的因素。
指标点3.2:能够针对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的应用需求,进行材料及器件的设计,以图纸、报告或实物的形式呈现设计结果,在设计中体现创新意识。
指标点3.3:在设计中能够考虑安全、健康、法律、文化及环境等制约因素。
毕业要求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和科学方法,对新能源新材料与器件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开展实验设计、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指标点4.1:能够基于材料的结构与性能,根据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的应用需要,通过文献研究,调研和分析材料合成与器件制备过程中各类性能问题和缺陷的原因。
指标点4.2:能够根据器件的特征,能采取合适的方法和手段进行分析研究,选择合理的研究路线,设计实验方案。
指标点4.3:能够根据实验方案结合材料设计原理,构建合理实验体系,根据危险品使用规则以及仪器使用规则安全地开展实验,正确客观地采集实验数据。
指标点4.4:能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毕业要求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化学能源、太阳能及储能材料与器件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并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预测和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指标点5.1:了解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常用的分析检测的仪器、国内外专业文献资源、数据处理软件和模拟软件的使用原理和方法,并理解其局限。
指标点5.2:能够选择与使用恰当分析检测的仪器、国内外专业文献资源、数据处理软件和模拟软件对分子结构、材料性能、器件性能等方面的复杂问题进行分析、计算与设计。
指标点5.3:能够针对具体的材料,选用满足需求的现代工具,模拟和预测其结构特点或性能特点,并能够分析其局限性。
毕业要求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新能源新材料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指标点6.1:能够以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相关领域的技术标准体系、知识产权、产业政策和法律法规知识为基础评价和分析工程活动的合理性。
指标点6.2:能够从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角度评价工程材料,实践生产的影响,以及这些制约因素对项目实施的影响。
指标点6.3:了解与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的生产设计研发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承担的责任,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毕业要求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新能源新材料与器件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指标点7.1:熟悉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能够理解和评价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的制备及使用对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指标点7.2:能够站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思考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实践中的资源利用率、污染处置方案和安全防范措施,评价整个周期中可能对人类或环境造成危害的隐患。
毕业要求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与家国情怀,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指标点8.1:有正确价值观,理解世界观、人生观的基本意义及其影响,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了解中国国情,理解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道路。
指标点8.2:理解诚实公正、诚信守则的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并能在工程实践中自觉遵守,具备正确的工程伦理价值观,能够在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实践中遵守职业道德规范。
指标点8.3:理解材料专业工程师对公众的安全、健康和福祉,以及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能够在工程实践中自觉履行责任。
毕业要求9.个人和团队:具备团队协作能力,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团队成员或负责人的角色。
指标点9.1:能与其他学科的成员有效沟通,合作共事。
指标点9.2:具有一定的人际交往和表达能力,能够与团队成员保持协调与合作,并在团队中正确发挥个人作用。
指标点9.3: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能够理解团队在每个角色的含义以及对整个团队目标的意义,能够组织、协调和指挥团队开展工作。
毕业要求10.沟通:能够就新能源新材料与器件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指标点10.1:能够就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问题以图表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撰写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质疑,并能够就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问题与业界同行以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理解与业界同行和社会公众交流的差异性。
指标点10.2:了解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工厂领域的发展现状,并能提出建设性建议,理解和尊重世界不同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
指标点10.3:了解国内外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的发展历史,能就专业问题,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基本沟通和交流。
毕业要求11.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太阳能、储能材料及化学能源与器件相关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指标点11.1:掌握工程项目中涉及的管理与经济决策方法。
指标点11.2:了解工程及产品全周期、全流程的成本构成,理解其中涉及的工程管理与经济决策问题。
指标点11.3:能在多学科环境下,在设计开发解决方案的过程中,正确运用工程管理与经济决策方法。
毕业要求12.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指标点12.1:对于自主探索与学习的必要性有正确的认识,具有自身学习的意识与能力。
指标点12.2:能针对个人和职业发展的需要,采用合适的方法不断学习,能够跟踪专业领域前沿技术发展。
毕业要求13.身心健康: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指标点13.1: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表1 毕业要求与培养目标关系矩阵表
培养目标 毕业要求 |
培养目标1 |
培养目标2 |
培养目标3 |
培养目标4 |
培养目标5 |
毕业要求1 |
|
H |
H |
|
|
毕业要求2 |
|
H |
H |
|
|
毕业要求3 |
|
H |
H |
|
|
毕业要求4 |
|
H |
H |
|
|
毕业要求5 |
|
H |
H |
|
|
毕业要求6 |
H |
|
H |
|
M |
毕业要求7 |
H |
|
|
|
H |
毕业要求8 |
H |
|
|
|
H |
毕业要求9 |
H |
|
|
H |
|
毕业要求10 |
|
L |
|
H |
H |
毕业要求11 |
L |
H |
|
|
M |
毕业要求12 |
|
|
|
|
H |
毕业要求13 |
H |
|
|
|
|
注:毕业要求与培养目标的支撑关系分别用“H”(高)、“M”(中)、“L”(弱)表示。H至少覆盖80%,M至少覆盖50%,L至少覆盖30%。
四、毕业要求实现矩阵
表2 毕业要求指标点及支撑课程权重分配表
毕业要求 |
指标点 |
指标点权重 |
课程 |
课程权重 |
毕业要求1 |
指标点1.1能将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等基本的语言工具用于新能源材料有关领域相关工程问题的表述,能利用已掌握的公式、方程、模型等描述复合材料相关的工程问题 |
0.25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
0.15 |
大学物理A1-A2 |
0.20 |
无机及分析化学 |
0.20 |
有机化学A |
0.20 |
物理化学 |
0.25 |
指标点1.2能针对具体新能源材料与器件领域的工程对象建立相关的数学模型并能求解。 |
0.25 |
电工与电子技术 |
0.25 |
电化学原理 |
0.15 |
材料物理性能 |
0.15 |
材料合成与制备方法 |
0.15 |
半导体物理与器件 |
0.10 |
能源材料专业实验I-III |
0.20 |
指标点1.3能将相关的物理、化学等基本知识和原理用于推演、分析器件相关的工程问题。 |
0.25 |
材料科学基础 |
0.20 |
大学物理A1-A2 |
0.15 |
无机及分析化学 |
0.15 |
有机化学A |
0.15 |
电化学原理 |
0.15 |
半导体物理与器件 |
0.10 |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
0.10 |
指标点1.4能够用材料科学等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结合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知识解决新能源材料与器件设计或生产中的复杂工程问题。 |
0.25 |
大学物理A1-A2 |
0.20 |
无机及分析化学 |
0.20 |
有机化学A |
0.20 |
电化学原理 |
0.20 |
半导体物理与器件 |
0.10 |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
0.10 |
毕业要求2 |
指标点2.1能运用材料制备以及材料物理性能等相关科学原理来鉴别材料在制备和使用过程中的关键工艺。 |
0.4 |
材料科学基础 |
0.20 |
电化学原理 |
0.15 |
储能材料与器件 |
0.15 |
半导体物理与器件 |
0.20 |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
0.15 |
材料研究与测试方法 |
0.15 |
指标点2.2能根据材料相关学科的基本原理认识到解决问题的方案的多样性;能通过文献研究,寻求可行以及可替代的解决方案。 |
0.2 |
高等数学 |
0.15 |
线性代数 |
0.15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
0.15 |
大学物理A1-A2 |
0.15 |
有机化学A |
0.15 |
电工与电子技术 |
0.05 |
物理化学 |
0.10 |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
0.10 |
指标点2.3能运用材料相关学科的基本原理,借助文献研究,分析器件在制备和使用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获得有效结论。 |
0.4 |
大学物理A1-A2 |
0.20 |
大学物理实验B |
0.10 |
无机及分析化学 |
0.20 |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
0.20 |
材料研究与测试方法 |
0.20 |
材料专业英语 |
0.10 |
毕业要求3 |
指标点3.1能运用材料性能、制备工艺的基本特点设计/开发出新能源器件,并掌握器件的制备周期,了解影响器件性能的因素。 |
0.4 |
无机及分析化学 |
0.05 |
有机化学A |
0.05 |
电化学原理 |
0.05 |
材料物理性能 |
0.10 |
材料合成与制备方法 |
0.20 |
储能材料与器件 |
0.20 |
半导体物理与器件 |
0.05 |
能源材料专业实验I-III |
0.05 |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
0.05 |
毕业设计(论文) |
0.20 |
指标点3.2能够针对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的应用需求,进行材料及器件的设计,以图纸、报告或实物的形式呈现设计结果,在设计中体现创新意识。 |
0.4 |
Python语言程序设计 |
0.10 |
工程制图与AutoCAD |
0.10 |
机械设计基础 |
0.20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C |
0.20 |
能源器件专业课程设计 |
0.20 |
毕业设计(论文) |
0.20 |
指标点3.3在设计中能够考虑安全、健康、法律、文化及环境等制约因素。 |
0.2 |
安全与环保 |
0.25 |
技术经济与项目管理 |
0.25 |
认知实习 |
0.10 |
毕业设计(论文) |
0.40 |
毕业要求4 |
指标点4.1能够基于材料的结构与性能,根据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的应用需要,通过文献研究,调研和分析材料合成与器件制备过程中各类性能问题和缺陷的原因。 |
0.25 |
材料科学基础 |
0.15 |
材料物理性能 |
0.10 |
材料合成与制备方法 |
0.10 |
储能材料与器件 |
0.15 |
能源材料专业实验I-III |
0.15 |
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 |
0.15 |
材料专业英语 |
0.10 |
毕业设计(论文) |
0.10 |
指标点4.2能够根据器件的特征,能采取合适的方法和手段进行分析研究,选择合理的研究路线,设计实验方案。 |
0.25 |
材料物理性能 |
0.10 |
材料合成与制备方法 |
0.10 |
储能材料与器件 |
0.20 |
材料研究与测试方法 |
0.30 |
毕业设计(论文) |
0.30 |
指标点4.3能够根据实验方案结合材料设计原理,构建合理实验体系,根据危险品使用规则以及仪器使用规则安全地开展实验,正确客观地采集实验数据。 |
0.25 |
大学物理实验B |
0.20 |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 |
0.20 |
有机化学实验A |
0.20 |
物理化学实验 |
0.20 |
能源材料专业实验I-III |
0.20 |
指标点4.4能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
0.25 |
物理化学 |
0.30 |
材料科学基础 |
0.40 |
材料物理性能 |
0.30 |
毕业要求5 |
指标点5.1了解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常用的分析检测的仪器、国内外专业文献资源、数据处理软件和模拟软件的使用原理和方法,并理解其局限。 |
0.3 |
Python语言程序设计 |
0.30 |
工程制图与AutoCAD |
0.30 |
材料研究与测试方法 |
0.20 |
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 |
0.20 |
指标点5.2能够选择与使用恰当分析检测的仪器、国内外专业文献资源、数据处理软件和模拟软件对分子结构、材料性能、器件性能等方面的复杂问题进行分析、计算与设计。 |
0.4 |
大学物理实验B |
0.10 |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 |
0.15 |
有机化学实验A |
0.15 |
物理化学实验 |
0.15 |
材料研究与测试方法 |
0.25 |
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 |
0.20 |
指标点5.3能够针对具体的材料,选用满足特点需求的现代工具,模拟和预测其结构特点或性能特点,并能够分析其局限性。 |
0.3 |
电工与电子技术 |
0.30 |
机械设计基础 |
0.20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C |
0.30 |
毕业设计(论文) |
0.20 |
毕业要求6 |
指标点6.1能够以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相关领域的技术标准体系、知识产权、产业政策和法律法规知识为基础评价和分析工程活动的合理性。 |
0.3 |
思想道德与法治 |
0.20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0.20 |
形势与政策(一)~(四) |
0.30 |
能源材料专业导论 |
0.30 |
指标点6.2能够从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角度评价工程材料,实践生产的影响,以及这些制约因素对项目实施的影响。 |
0.4 |
思想道德与法治 |
0.15 |
生命安全教育 |
0.10 |
能源材料专业导论 |
0.20 |
工程伦理学 |
0.15 |
安全与环保 |
0.10 |
技术经济与项目管理 |
0.10 |
社会实践(一)~(三) |
0.10 |
毕业设计(论文) |
0.10 |
指标点6.3了解与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的生产设计研发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承担的责任,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
0.3 |
思想道德与法治 |
0.30 |
金工实习B |
0.30 |
认知实习 |
0.40 |
毕业要求7 |
指标点7.1熟悉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能够理解和评价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的制备及使用对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
0.5 |
思想道德与法治 |
0.15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0.15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0.15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
0.15 |
形势与政策(一)~(四) |
0.40 |
指标点7.2能够站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思考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实践中的资源利用率、污染处置方案和安全防范措施,评价整个周期中可能对人类或环境造成危害的隐患。 |
0.5 |
能源材料专业导论 |
0.25 |
工程伦理学 |
0.15 |
安全与环保 |
0.30 |
认知实习 |
0.15 |
毕业设计(论文) |
0.15 |
毕业要求8 |
指标点8.1有正确价值观,理解世界观、人生观的基本意义及其影响,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了解中国国情,理解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道路。 |
0.4 |
思想道德与法治 |
0.15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0.15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0.20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0.15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
0.20 |
形势与政策(一)~(四) |
0.05 |
军事理论及国家安全 |
0.10 |
指标点8.2理解诚实公正、诚信守则的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并能在工程实践中自觉遵守,具备正确的工程伦理价值观,能够在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实践中遵守职业道德规范。 |
0.3 |
思想道德与法治 |
0.30 |
工程制图与AutoCAD |
0.20 |
能源材料专业导论 |
0.20 |
工程伦理学 |
0.30 |
指标点8.3理解材料专业工程师对公众的安全、健康和福祉,以及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能够在工程实践中自觉履行责任。 |
0.3 |
大学生劳动教育 |
0.10 |
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 |
0.30 |
创业基础 |
0.10 |
入学教育 |
0.10 |
认知实习 |
0.10 |
生产实习 |
0.30 |
毕业要求9 |
指标点9.1能与其他学科的成员有效沟通,合作共事。 |
0.4 |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 |
0.10 |
有机化学实验A |
0.10 |
军事训练 |
0.15 |
大学生心理健康实践活动 |
0.15 |
社会实践(一)~(三) |
0.10 |
能源器件专业课程设计 |
0.10 |
生产实习 |
0.30 |
指标点9.2具有一定的人际交往和表达能力,能够与团队成员保持协调与合作,并在团队中正确发挥个人作用。 |
0.4 |
大学体育(一)~(四) |
0.20 |
军事理论及国家安全 |
0.20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0.20 |
军事训练 |
0.05 |
能源器件专业课程设计 |
0.05 |
生产实习 |
0.30 |
指标点9.3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能够理解团队在每个角色的含义以及对整个团队目标的意义,能够组织、协调和指挥团队开展工作。 |
0.2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0.20 |
社会实践(一)~(三) |
0.10 |
金工实习B |
0.20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C |
0.10 |
能源器件专业课程设计 |
0.10 |
生产实习 |
0.30 |
毕业要求10 |
指标点10.1能够就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问题以图表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撰写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质疑,并能够就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问题与业界同行以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理解与业界同行和社会公众交流的差异性。 |
0.5 |
大学英语读写(一)~(四) |
0.15 |
大学英语视听说(一)~(四) |
0.15 |
大学语文 |
0.15 |
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 |
0.10 |
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 |
0.10 |
材料专业英语 |
0.10 |
能源器件专业课程设计 |
0.10 |
毕业设计(论文) |
0.15 |
指标点10.2了解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工厂领域的发展现状,并能提出建设性建议,理解和尊重世界不同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 |
0.25 |
大学英语读写(一)~(四) |
0.30 |
大学英语视听说(一)~(四) |
0.30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0.10 |
材料专业英语 |
0.10 |
毕业设计(论文) |
0.20 |
指标点10.3了解国内外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的发展历史,能就专业问题,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基本沟通和交流。 |
0.25 |
大学英语读写(一)~(四) |
0.20 |
大学英语视听说(一)~(四) |
0.20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0.10 |
材料专业英语 |
0.25 |
毕业设计(论文) |
0.25 |
毕业要求11 |
指标点11.1掌握工程项目中涉及的管理与经济决策方法。 |
0.4 |
创业基础 |
0.50 |
技术经济与项目管理 |
0.50 |
指标点11.2了解工程及产品全周期、全流程的成本构成,理解其中涉及的工程管理与经济决策问题。 |
0.3 |
创业基础 |
0.30 |
技术经济与项目管理 |
0.30 |
认知实习 |
0.20 |
生产实习 |
0.20 |
指标点11.3能在多学科环境下,在设计开发解决方案的过程中,正确运用工程管理与经济决策方法。 |
0.3 |
技术经济与项目管理 |
0.40 |
毕业设计(论文) |
0.20 |
能源器件专业课程设计 |
0.40 |
毕业要求12 |
指标点12.1对于自主探索与学习的必要性有正确的认识,具有自身学习的意识与能力。 |
0.5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0.05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0.10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0.10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
0.10 |
大学生劳动教育 |
0.10 |
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 |
0.10 |
创业基础 |
0.10 |
生命安全教育 |
0.10 |
入学教育 |
0.25 |
指标点12.2能针对个人和职业发展的需要,采用合适的方法不断学习,能够跟踪专业领域前沿技术发展。 |
0.5 |
大学英语读写(一)~(四) |
0.15 |
大学英语视听说(一)~(四) |
0.15 |
大学语文 |
0.15 |
Python语言程序设计 |
0.10 |
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 |
0.10 |
社会实践(一)~(三) |
0.25 |
生产实习 |
0.10 |
毕业要求13 |
指标点13.1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
1.0 |
大学体育(一)~(四) |
0.15 |
大学生劳动教育 |
0.15 |
生命安全教育 |
0.15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0.15 |
入学教育 |
0.10 |
军事训练 |
0.15 |
大学生心理健康实践活动 |
0.15 |
表4 课程关系图
五、主干学科及专业核心课程
主干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
专业核心课程:物理化学、材料科学基础、电化学原理、材料物理性能、储能材料与器件、半导体物理与器件
六、学制及毕业
基本学制:4年
毕业规定:本专业学生专业培养计划应获得最低总学分170学分,并修满各模块相应最低学分;学生在取得专业培养计划规定学分的同时,至少还需取得6个课外科技文化创新(第二课堂)学分,并达到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方可毕业。符合条件,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七、课程教学学时、学分分布表
1.课内教学学时、学分统计表
其中:学分为总学分,学时为课内学时。
类别 |
学期 课类 |
一1 |
一2 |
二1 |
二2 |
三1 |
三2 |
四1 |
四2 |
合计 |
百分比 |
学分 |
通识教育课程 |
必修课 |
10.5 |
14.5 |
8.5 |
10.5 |
|
|
|
|
44 |
25.9 |
核心选修课 |
|
|
|
|
|
|
|
|
4 |
2.4 |
专业教育课程 |
学科基础课 |
11 |
15 |
12.5 |
2 |
|
|
|
|
40.5 |
23.8 |
专业主干课 |
1 |
|
5 |
3 |
9.5 |
6.5 |
1.5 |
|
26.5 |
15.6 |
专业限选课 |
|
|
|
3 |
2 |
8 |
3 |
|
16 |
9.4 |
个性发展课程 |
专业学术类选修课 |
|
|
|
|
|
|
|
|
10 |
5.9 |
专业应用类选修课 |
|
|
|
|
|
|
|
|
交叉复合类选修课 |
|
|
|
|
|
|
|
|
创新创业类选修课 |
|
|
|
|
|
|
|
|
总计 |
22.5 |
29.5 |
26 |
18.5 |
11.5 |
14.5 |
4.5 |
|
141 |
82.9 |
学时 |
通识教育课程 |
必修课 |
202 |
282 |
170 |
202 |
|
|
|
|
856 |
33.5 |
核心选修课 |
|
|
|
|
|
|
|
|
64 |
2.5 |
专业教育课程 |
学科基础课 |
192 |
256 |
224 |
32 |
|
|
|
|
704 |
27.6 |
专业主干课 |
16 |
|
96 |
48 |
176 |
128 |
48 |
|
512 |
20.1 |
专业限选课 |
|
|
|
48 |
32 |
128 |
48 |
|
256 |
10.0 |
个性发展课程 |
专业学术类选修课 |
|
|
|
|
|
|
|
|
160 |
6.3 |
专业应用类选修课 |
|
|
|
|
|
|
|
|
交叉复合类选修课 |
|
|
|
|
|
|
|
|
创新创业类选修课 |
|
|
|
|
|
|
|
|
总计 |
408+3周 |
536+2周 |
488+1周 |
328+3周 |
208+1周 |
256+1周 |
96+5周 |
14周 |
2552+30周 |
100 |
2.实践教学学时学分统计表
课程类型 |
学时数 |
学分数 |
占毕业总学分的比例(%) |
独立设课实验(实践) |
526 |
16.5 |
9.7 |
课内实验(实践) |
110 |
3.5 |
2.1 |
集中实践教学(学时以周计) |
28+30周 |
23 |
13.5 |
课外科技文化创新活动 |
|
6 |
3.5 |
合计 |
664+30周 |
49 |
28.8 |
统计说明:
(1)独立设课实验(实践)学时数、学分数:统计专业培养计划所规定的实验实践教学活动(即独立设置的实验、实践)的毕业最低总学时、总学分数。
(2)课内实验(实践)学时数、学分数:统计专业培养计划所规定的包含在理论课程中的实验实践总学时总学分数。
(3)集中实践教学学时数学分数:统计专业培养计划所规定的集中实施的实践教学活动(包括见习、实习、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社会调查等)的毕业最低总学时总学分数。
3.必修课、选修课学分比例
课程性质 |
课程类别 |
学分数 |
占毕业总学分的比例(%) |
必修课 |
通识教育课程 |
44 |
25.9 |
专业教育课程 |
83 |
48.8 |
集中实践教学环节 |
23 |
13.5 |
选修课 |
通识教育课程 |
4 |
2.4 |
个性发展课程 |
10 |
5.9 |
课外科技文化创新 |
6 |
3.5 |
合计 |
|
170 |
100 |
统计说明:
(1)必修课、学分数:统计专业培养计划要求的必修课的毕业最低学分数。
(2)选修课学分数:统计专业培养计划要求的各类选修课的毕业最低学分数。
(3)课外科技文化创新等分数:统计专业培养计划要求的课外科技文化创新最低学分要求。
八、全学程各学期教学周数分配表
学年 |
学期 |
总周数 |
教学周数分布 |
考试 |
毕业 教育 |
军训及入学教育 |
机动 |
课堂教学 |
教学实训 |
毕业实习 |
毕业论文 (设计) |
一 |
1 |
20 |
16 |
|
|
|
1 |
|
2 |
1 |
2 |
20 |
16 |
|
|
|
1 |
|
|
1 |
二 |
3 |
20 |
16 |
1 |
|
|
1 |
|
|
1 |
4 |
20 |
16 |
2 |
|
|
1 |
|
|
1 |
三 |
5 |
20 |
16 |
1 |
|
|
1 |
|
|
1 |
6 |
20 |
16 |
|
|
|
1 |
|
|
1 |
四 |
7 |
20 |
12 |
2 |
3 |
|
1 |
|
|
1 |
8 |
18 |
|
|
|
14 |
1 |
1 |
|
1 |
合计 |
158 |
108 |
6 |
3 |
14 |
8 |
1 |
2 |
8 |
九、课程设置及指导性修读计划表
荆楚理工学院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四年制本科指导性修读计划表
(通识教育课程)
课程 类别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开课学期 |
学分 |
总学时 |
学时分配 |
周学时 |
考核方式 |
备注 |
理论 |
实验 |
实践 |
上机 |
自主学习 |
通识教育课程 |
必修课 |
B113006T00 |
思想道德与法治 |
1 |
3 |
48 |
32 |
|
16 |
|
|
2 |
S |
|
B113002T00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2 |
3 |
48 |
32 |
|
16 |
|
|
2 |
S |
|
B113003T00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3 |
3 |
48 |
48 |
|
|
|
|
4 |
S |
|
B113007T00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4 |
3 |
48 |
40 |
|
8 |
|
|
3 |
S |
|
B113008T00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
4 |
3 |
48 |
40 |
|
8 |
|
|
3 |
S |
|
B113005T10 |
形势与政策(一) |
1 |
0.5 |
10 |
10 |
|
|
|
|
4 |
C |
|
B113005T20 |
形势与政策(二) |
2 |
0.5 |
10 |
10 |
|
|
|
|
4 |
C |
|
B113005T30 |
形势与政策(三) |
3 |
0.5 |
10 |
10 |
|
|
|
|
4 |
C |
|
B113005T40 |
形势与政策(四) |
4 |
0.5 |
10 |
10 |
|
|
|
|
4 |
C |
|
B112007T10 |
大学英语读写(一) |
1 |
2 |
32 |
32 |
|
|
|
|
2 |
S |
分级教学 |
B112007T20 |
大学英语读写(二) |
2 |
2 |
32 |
32 |
|
|
|
|
2 |
S |
B112007T30 |
大学英语读写(三) |
3 |
2 |
32 |
32 |
|
|
|
|
2 |
S |
B112007T40 |
大学英语读写(四) |
4 |
2 |
32 |
32 |
|
|
|
|
2 |
S |
B112008T10 |
大学英语视听说(一) |
1 |
1 |
32 |
|
|
32 |
|
|
2 |
S |
分级教学 |
B112008T20 |
大学英语视听说(二) |
2 |
1 |
32 |
|
|
32 |
|
|
2 |
S |
B112008T30 |
大学英语视听说(三) |
3 |
1 |
32 |
|
|
32 |
|
|
2 |
S |
B112008T40 |
大学英语视听说(四) |
4 |
1 |
32 |
|
|
32 |
|
|
2 |
S |
B114001T10 |
大学体育(一) |
1 |
1 |
32 |
|
|
32 |
|
|
2 |
C |
|
B114001T20 |
大学体育(二) |
2 |
1 |
32 |
|
|
32 |
|
|
2 |
C |
|
B114001T30 |
大学体育(三) |
3 |
1 |
32 |
|
|
32 |
|
|
2 |
C |
|
B114001T40 |
大学体育(四) |
4 |
1 |
32 |
|
|
32 |
|
|
2 |
C |
|
B110003T00 |
大学语文 |
2 |
2 |
32 |
32 |
|
|
|
|
2 |
C |
|
B103212T00 |
Python语言程序设计 |
2 |
2 |
32 |
24 |
|
8 |
|
|
3 |
S |
|
B210005S01 |
大学生劳动教育 |
2 |
1 |
32 |
8 |
|
24 |
|
|
2 |
C |
|
B212004T00 |
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 |
2 |
1 |
16 |
16 |
|
|
|
|
2 |
C |
|
B212003T00 |
创业基础 |
3 |
1 |
16 |
16 |
|
|
|
|
2 |
C |
|
B210002T00 |
军事理论及国家安全教育 |
1 |
2 |
32 |
32 |
|
|
|
|
2 |
C |
|
B210007T00 |
生命安全教育 |
1 |
1 |
16 |
16 |
|
|
|
|
4 |
C |
|
B210001T00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2 |
1 |
16 |
16 |
|
|
|
|
2 |
C |
|
小计 |
44 |
856 |
520 |
|
336 |
|
|
|
|
|
核心选修课 |
通识核心 课程 |
人文与艺术模块 |
2 |
32 |
32 |
|
|
|
|
|
C |
|
哲学与社会科学模块 |
2 |
32 |
32 |
|
|
|
|
|
C |
|
小计 |
|
4 |
64 |
64 |
|
|
|
|
|
|
|
合计 |
必修 |
|
44 |
856 |
520 |
|
336 |
|
|
|
|
|
选修 |
|
4 |
64 |
64 |
|
|
|
|
|
|
|
说明:
1.“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修读课程不得与本专业课程重复或相近。
2.“形式与政策”,1-4学期课堂教学每学期0.5学分10学时,5-8学期每学期讲座2学时。
荆楚理工学院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四年制本科指导性修读计划表
(专业教育课程)
课程 类别 |
课程编码 |
课程名称 |
开课学期 |
学分 |
总学时 |
学时分配 |
周学时 |
考核方式 |
备注 |
理论 |
实验 |
实践 |
上机 |
自主学习 |
专业教育课程 |
学科基础课 |
B101001Z10 |
高等数学A1 |
1 |
5 |
80 |
80 |
|
|
|
|
5 |
S |
|
B101001Z20 |
高等数学A2 |
2 |
5 |
80 |
80 |
|
|
|
|
5 |
S |
|
B101002Z00 |
线性代数A |
2 |
2 |
32 |
32 |
|
|
|
|
2 |
S |
|
B101001Z00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
3 |
3 |
48 |
48 |
|
|
|
|
3 |
S |
|
B101016Z10 |
大学物理A1 |
2 |
3 |
48 |
48 |
|
|
|
|
3 |
S |
|
B101016Z20 |
大学物理A2 |
3 |
2 |
32 |
32 |
|
|
|
|
2 |
S |
|
B101015Z01 |
大学物理实验B |
3 |
1 |
32 |
2 |
|
30 |
|
|
2 |
C |
|
B106182Z00 |
无机及分析化学 |
1 |
4 |
64 |
64 |
|
|
|
|
4 |
S |
|
B106181Z01 |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 |
1 |
1 |
32 |
|
|
32 |
|
|
4 |
C |
|
B106008Z00 |
有机化学A |
2 |
4 |
64 |
64 |
|
|
|
|
2 |
S |
|
B106008Z01 |
有机化学实验A |
2 |
1 |
32 |
|
|
32 |
|
|
4 |
C |
|
B102750Z00 |
工程制图与AutoCAD |
3 |
3 |
56 |
40 |
|
16 |
|
|
4 |
C |
|
B104252Z00 |
电工与电子技术 |
3 |
3.5 |
56 |
48 |
|
8 |
|
|
4 |
S |
|
B102118Z00 |
机械设计基础C |
4 |
2 |
32 |
26 |
|
6 |
|
|
2 |
S |
|
B106320Z00 |
化学实验室安全 |
1 |
1 |
16 |
16 |
|
|
|
|
4 |
C |
|
小计 |
|
40.5 |
704 |
580 |
|
124 |
|
|
|
|
|
专业主干课 |
B106345Z00 |
能源材料专业导论 |
1 |
1 |
16 |
16 |
|
|
|
|
2 |
C |
|
B106011Z00 |
物理化学 |
3 |
4 |
64 |
64 |
|
|
|
|
4 |
S |
|
B106011Z01 |
物理化学实验 |
3 |
1 |
32 |
|
|
32 |
|
|
4 |
C |
|
B106325Z00 |
材料科学基础 |
4 |
3 |
48 |
48 |
|
|
|
|
4 |
S |
|
B106347Z00 |
电化学原理 |
5 |
3 |
48 |
48 |
|
|
|
|
3 |
S |
|
B106348Z00 |
材料物理性能 |
5 |
3 |
48 |
48 |
|
|
|
|
2 |
C |
|
B106346Z00 |
材料合成与制备方法 |
5 |
2 |
32 |
32 |
|
|
|
|
2 |
C |
|
B106351Z11 |
能源材料专业实验I |
5 |
1.5 |
48 |
|
|
48 |
|
|
2 |
C |
|
B106349Z00 |
储能材料与器件 |
6 |
3 |
48 |
48 |
|
|
|
|
3 |
S |
|
B106350Z00 |
半导体物理与器件 |
6 |
2 |
32 |
32 |
|
|
|
|
2 |
S |
|
B106351Z21 |
能源材料专业实验II |
6 |
1.5 |
48 |
|
|
48 |
|
|
2 |
C |
|
B106351Z31 |
能源材料专业实验III |
7 |
1.5 |
48 |
|
|
48 |
|
|
2 |
C |
|
小计 |
|
26.5 |
512 |
336 |
|
176 |
|
|
|
|
|
专业限选课 |
B106326G00 |
材料研究与测试方法 |
6 |
3 |
48 |
48 |
|
|
|
|
3 |
C |
|
B106325G00 |
材料工程基础 |
5 |
2 |
32 |
32 |
|
|
|
|
2 |
C |
|
B106352G00 |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
4 |
3 |
48 |
48 |
|
|
|
|
3 |
C |
|
B106044Z01 |
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 |
6 |
2 |
32 |
32 |
|
|
|
|
2 |
C |
|
B106056Z00 |
工程伦理学 |
6 |
1 |
16 |
16 |
|
|
|
|
2 |
C |
|
B106100Z00 |
安全与环保 |
6 |
2 |
32 |
32 |
|
|
|
|
2 |
C |
|
B106321G00 |
技术经济与项目管理 |
7 |
1.5 |
24 |
24 |
|
|
|
|
2 |
C |
|
B106324G00 |
材料专业英语 |
7 |
1.5 |
24 |
24 |
|
|
|
|
2 |
C |
|
小计 |
|
16 |
256 |
256 |
|
|
|
|
|
|
|
合计 |
|
83 |
1472 |
1172 |
|
300 |
|
|
|
|
|
荆楚理工学院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四年制本科指导性修读计划表
(个性发展课程)
课程 类别 |
课程 代码 |
课程名称 |
开课 学期 |
学分 |
总 学时 |
学时分配 |
周 学时 |
考核 方式 |
备注 |
授课 |
实验 |
实践 |
上机 |
自主 学习 |
专业学术类选修课 |
B106124G00 |
环境友好材料 |
8 |
2 |
32 |
32 |
|
|
|
|
2 |
C |
|
B106209G00 |
复合材料 |
6 |
2 |
32 |
32 |
|
|
|
|
2 |
C |
|
B106212G00 |
化学电源工艺学 |
6 |
2 |
32 |
32 |
|
|
|
|
2 |
C |
|
B106213G00 |
电子封装技术 |
6 |
2 |
32 |
32 |
|
|
|
|
2 |
C |
|
B106332G00 |
物理化学选讲 |
7 |
1.5 |
24 |
24 |
|
|
|
|
2 |
C |
考研 |
B106334G00 |
材料科学选讲 |
7 |
1.5 |
24 |
24 |
|
|
|
|
2 |
C |
考研 |
B106217G00 |
超级电容器材料与器件 |
7 |
1.5 |
24 |
24 |
|
|
|
|
2 |
C |
|
B106218G00 |
薄膜材料 |
7 |
2 |
32 |
32 |
|
|
|
|
2 |
C |
|
B106221G00 |
制氢与储氢材料 |
8 |
2 |
32 |
32 |
|
|
|
|
2 |
C |
|
小计 |
|
10 |
|
|
|
|
|
|
|
|
|
专业应用类选修课 |
B106033G00 |
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 |
5 |
2 |
32 |
32 |
|
|
|
|
2 |
C |
|
B106341G00 |
无机非金属材料 |
5 |
2 |
32 |
32 |
|
|
|
|
2 |
C |
|
B106104G00 |
材料腐蚀与防护 |
6 |
2 |
32 |
32 |
|
|
|
|
2 |
C |
|
B106339G01 |
分子与材料的计算模拟 |
6 |
1 |
32 |
|
|
32 |
|
|
4 |
C |
|
B106353G00 |
电池设备工艺及厂房设计概论 |
6 |
2 |
32 |
32 |
|
|
|
|
2 |
C |
|
B106354G00 |
锂离子电池 |
7 |
2 |
32 |
32 |
|
|
|
|
2 |
C |
企业 |
B106355G00 |
太阳能电池 |
7 |
2 |
32 |
32 |
|
|
|
|
4 |
C |
|
B106356G00 |
燃料电池 |
8 |
2 |
32 |
32 |
|
|
|
|
4 |
C |
|
小计 |
|
10 |
160 |
|
|
|
|
|
|
|
|
交叉复合类选修课 |
|
10 |
160 |
|
|
|
|
|
|
|
|
创新创业类选修课 |
|
10 |
160 |
|
|
|
|
|
|
|
|
小计 |
|
10 |
160 |
|
|
|
|
|
|
|
|
修读说明:
1.个性发展课程设置专业学术类、专业应用类、交叉复合类、创新创业类四种类型的个性发展模块课程。学生可修读某一类课程,也可以某一类为主跨类修读。个性发展课程必须修满10学分方可毕业。
荆楚理工学院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四年制本科指导性修读计划表
(集中实践教学及课外科技文化创新)
课程 类别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开课学期 |
学分 |
学时分配 |
周学时 |
先行课程 |
考核 方式 |
备注 |
总学时 |
理论 |
实践 |
集中实践教学环节 |
必修 |
B210006S01 |
入学教育 |
1 |
1 |
1周 |
|
1周 |
|
无 |
C |
|
B210003S01 |
军事训练 |
1 |
2 |
2周 |
|
2周 |
|
B210002T00 |
C |
|
B210004S00 |
大学生心理健康实践活动 |
2 |
1 |
1周 |
|
1周 |
|
B210001T00 |
C |
|
B106155S11 |
社会实践(一) |
2 |
1 |
1周 |
|
1周 |
|
无 |
C |
暑期 |
B106155S21 |
社会实践(二) |
4 |
1 |
1周 |
|
1周 |
|
无 |
C |
暑期 |
B106155S31 |
社会实践(三) |
6 |
1 |
1周 |
|
1周 |
|
无 |
C |
暑期 |
B102002S01 |
金工实习B |
3 |
1 |
1周 |
|
1周 |
|
无 |
C |
|
B102118Z01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C |
4 |
2 |
2周 |
|
2周 |
|
B102118Z00 |
C |
|
B106166S01 |
认知实习 |
5 |
1 |
1周 |
|
1周 |
|
无 |
C |
|
B106357S01 |
能源器件专业课程设计 |
7 |
2 |
2周 |
|
2周 |
|
B106349Z00 |
C |
|
B106181S01 |
生产实习 |
7 |
3 |
3周 |
|
3周 |
|
无 |
C |
|
B106179S01 |
毕业设计(论文) |
8 |
7 |
14周 |
|
14周 |
|
B106357S01 |
C |
|
合计 |
|
23 |
30周 |
|
30周 |
|
|
|
|
课外科技文化创新(选修) |
|
6 |
|
|
|
|
|
|
|
合计 |
必 |
23 |
30周 |
|
30周 |
|
|
|
|
选 |
6 |
|
|
|
|
|
|
|
1.必修的集中实践教学包括独立设置的社会实践、课程设计、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多种形式。
2.“社会实践”利用第1、2、3学年暑期课外进行,可组织学生开展专业见习、顶岗实习、志愿服务、勤工助学、社会调查、“三下乡”等实践活动。
3.“大学生心理健康实践活动”课外分散进行,计入总学分,不计入课内总学时。
4.课外科技文化创新由课外创新创业实践(含创新创业项目、科研训练、学科竞赛、论文成果等)、开放性实验、社会实践、技能考试、素质养成等组成。课外选修不少于6学分,其中须含2学分创新创业实践,超出学分可以冲抵通识教育普通选修课程、个性发展课程选修课学分,但冲抵学分不得超过6学分,创新创业型选修课不受冲抵6学分的限定。创新创业实践学分按照《荆楚理工学院本科生创新创业实践学分认定管理办法》进行学分认定。